欢迎来到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中心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污水处理厂治污反“致污”? 精细化运营渐成趋势

污水处理厂治污反“致污”? 精细化运营渐成趋势

更新时间:2018-04-26   点击次数:5260次

    治污反“致污”,成了当前污水处理厂的尴尬。本该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变污水为合格水的污水处理厂,为何自己却成了污染源?在生态环境部近日召开的4月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工作有关负责人张波就此进行了回应。

    诚如从环保部的日常监测来看,原本应为污水zui后一道防线的污水处理厂,结果反成污染大户。在建设数量规模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耗能高、产能低下、“晒太阳”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据媒体报道消息称,同样在去年,超过153家国控重点企业严重超标被处罚,其中逾100家是污水处理厂,在所有类型企业中占比超过半壁江山。这既因为此前,违法成本低,也因为污水处理产业的一定的天然垄断性。

    一方面,很多污水处理厂从以往“吃不饱”,变成“吃不消”。张波进而指出,诚如一些地方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却没有建起覆盖全部区域的污水处理收集管网,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步伐,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本身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不少污水处理厂也在扮演污染者的角色。加上过去一段时间内偷排现象频发,导致很多地区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很多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后并没有真正投入使用,往往成了摆设,大量未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成为“污染源”。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区的污水,反而成为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环保重点城市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季报已实现常态化公开。在公开透明之外,厘清责任也很重要,特别是接纳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

    但核心问题,依然是污水处理企业缺乏“改善”的动力。尤其是治污成本高于排污成本,导致污水处理厂亏损现象仍较为严重。污水处理厂连日常运营资金都难以维系,加大投入改造工艺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仍然不顺畅,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机制。其他常见的还包括: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在线监控运行不正常、建设项目未完成环保验收等。

    未来,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仍然任重道远。在上述新的运营环境下,精细化运行将成为必然选择,同时污水处理厂亟待从扩能、提标入手,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困局。

 

   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